- 【善存 挺立 克補送禮】【NOW健而婷】猛龍再現套組(瑪卡X2+精胺酸X2+鋅X1)【好物推薦】,限量出售
- 【精品圍巾好評加碼699起】【Chiara Ferragni】FLIRTING花朵刺繡麂皮厚底鞋-白+(樂福鞋)【限量出
- 王俐人短命戀情喊卡!認42歲不想生 ,產品介紹
居家醫療病人逐年攀升,要靠誰來照顧?
你遇過會將私人手機號碼給病人和家屬的醫師嗎?
在北投開業30年的耳鼻喉科醫師洪德仁,自從7年前投入居家醫療之後,至少給過200名病家他的手機號碼,因為這些需要特別關懷的病人,不少都是很難走出家門看病的行動不便者、使用呼吸器或插有鼻胃管的「三管」病人,以及在家安寧療護的末期患者。
非正式統計,洪德仁應可名列服務最多居家病人的基層醫師之一。
給手機號碼的同時,白髮蒼蒼、視力不太好的洪德仁會告訴家屬,晚上11點到早上8點他可能會關機、休息;但若有需要還是可以打來留言,第二天他會儘快回電。幾年下來,每個月約有2、3通來自病家的電話,多數都是他打給病家關心病情變化。
去年他開始為病家、護理師、職能治療師建立群組,有任何突發狀況,家屬都可在群組內留言,醫護團隊也會及時回應。
但醫病關係的信賴需要時間,自嘲膽子小的他不免擔心,這些「有讀有回」或「隔空抓藥」的醫療資訊,會不會違反《醫療法》醫師須「親自看診」的規定;萬一病家不滿意,日後會不會變成醫療糾紛的「呈堂證據」?
居家醫療轉介制度不完備 洪德仁鼓勵醫生走入失能患者家
從家庭責任醫師、社區醫療群到居家醫療整合照顧計畫,只要是健保署推動的分級醫療制度,目前是台北醫師公會常務理事的洪德仁無役不與,無不支持。
為鼓勵基層醫師走出診間,照顧社區失能民眾,健保署給付「醫師訪視費」二個月申報一次,每次1500元。也給付在宅醫師每名居家個案健康管理費一年600元,但末期患者若在三個月內往生,個案管理費就要打折,僅付150元。
圖/洪德仁擔心,現在民眾對在宅醫療的需求愈來愈多,但制度跟不上。洪德仁提供
洪德仁不抱怨健保給付低,他心急的是,民眾對在宅醫療的需求愈來愈多,但制度卻跟不上。
健保署統計,2017年居家醫療整合照顧計畫服務了3萬2000人,相較2016年的8000多人,成長了四倍。
洪德仁估計全台在宅醫療醫師約有2000多人,但真正投入服務的僅1/3,因為健保署要求醫師出診必須事先報備,加上之後申請給付的程序太過繁瑣;浪費這麼多時間,卻僅有微薄給付,還不如在診所看診,幾乎澆熄投入醫師的熱情與愛心。
值得注意的是,民眾究竟是從那些管道得知可以找到居家醫療服務?
結果由醫院直接轉介給在宅醫師團隊的比例僅有5%,由各縣市衛生局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轉介來的占一成,其餘八成以上可能都是醫院護理師僅口頭簡單告知,還是要靠病家自己上網查詢,自力救濟。
居家醫療轉介制度不完備,尤其失能和末期病人集中的大醫院轉介率太差,讓有需求的民眾幾乎就是在大海中尋找浮木。
居家安寧照護更省醫療成本 但多數病患家屬不知情
爸爸中風、媽媽失智、妹妹患有巴金森氏症,家有三位重度失能者的曹愛蘭,談起居家醫療服務的迫切性,真是點滴在心頭。
曹愛蘭的爸爸93歲,因中風行動不便,跌倒過兩次,雖經手術治療但情況並未好轉。她說,父親對生死看得很開,很早就在健保卡上註記拒絕急救、插管的意願,也清楚交待子女「最後一段路,讓我好好躺在家裡。」
想不到5月初的一天深夜,老人家突然呼吸急促,緊急送醫院,當時陪伴在旁的弟弟,因為醫師一句「不插管,病人就會死」,整個慌亂,於是接受醫師的「專業判斷」,卻害得爸爸受盡折磨,也是惡夢開始。
她說,當父親的氣切管拿掉,鼻胃管還在,從加護病房轉到呼吸治療病房,能開口的第一句話,就是大罵「巴嘎野路(日語混蛋)」。
看到父親憤怒的情緒,她兩度拜託醫師、護理師召開「出院準備會議」,交接病情,讓洪德仁的居家醫療團隊可以接手回家照顧,卻被醫師以不耐煩的語氣回應,等他有時間再說。
「醫師可能覺得專業尊嚴受到挑戰,已把我列為不受歡迎的家屬,只好讓對醫師畢恭畢敬的弟弟出面溝通,」她則退居第二線。
曹愛蘭並不是一般市井小民,社工專業出身的她,曾任勞委會副主委、台南市社會局長。她感嘆,自己已是最懂得善用社會資源的人,卻在家人極度需要連結醫療照顧和長照資源之時,備感無力,例如很多日照中心都不收失智患者,而願意收的都滿了。
此外,照管中心一周給她4小時的居家服務,也完全不夠。她願意自費請照顧員,問了伊甸基金會、彭婉如基金會,也因沒有人力派不出人來。
不得已之下,她只好請了兩名外籍看護,一人照顧吞嚥有困難需要幫忙餵食、在家要用助行器、外出要坐輪椅的妹妹,另一人照顧失智媽媽,她自己照顧高齡爸爸。
曹愛蘭說,居家安寧照護的醫療成本絕對比住在呼吸病房的花費低,但投入的醫師太少了,甚至有些醫院醫師也不願告知病人家屬除了住院,還有其他選擇的可能。她就目睹和爸爸同住在呼吸病房的另一名病患,已是植物人狀態,住房很久,家人手足無措的驚慌樣。她私下問家屬,為何不選擇放手?
「可以嗎?可是醫師說,有可能會醒來,到底該怎麼辦?」曹愛蘭說,家屬醫療專業知識不足,完全不知有安寧療護、或者拒絕人工維生系統的選擇,而呼吸病房的護理師又不幫忙臥床病患翻身,以致他們還要請看護在旁照顧,一天2000元,經濟負擔非常沉重。
居家醫療有價值 還需醫界和民眾多學習
台北有四家大醫院加入衛福部試辦的「醫療垂直整合銜接照護試辦計畫」,根據台大醫院的統計,過去三年,台大醫院垂直下轉的個案有45件,另兩家大醫院掛零,另一家區域醫院則是個位數。
醫院不願釋出病情穩定的病人,可能是擔心基層醫師無法接手照顧,因此更需要召開出院準備會議,讓基層醫師了解照護細節;但也可能是營利心態作祟。曾有某大醫院院長直接下命令,上門的病人一個都不能轉出去,因為「有」病人,醫院才有得賺。
居家醫療服務的問題環環相扣,知道可以找在宅醫師的民眾太少,投入居家照顧的醫師也太少,如果醫院願意把病情穩定的患者轉介給在宅醫師,讓病人和家屬安心放心,投入的醫師才可能愈來愈多。
洪德仁清楚記得2016年底台大醫院轉介給他的第一位胰臟癌末期病人,第一天病人回家休養,堅持在家人的攙扶下,上樓回到自己的臥室睡覺,結果一夜好眠。回家的一個禮拜,洪德仁幾乎天天到他家探視,量血壓、聽心音、呼吸,問問他的食慾、睡眠等,也告知病人和家屬目前的狀況。
一個禮拜後,家屬還是希望病人回到醫院,一個周日晚上八點多,洪德仁到台大探視病人,突然看到一個熟悉背影,原來是家庭醫學部安寧醫學科醫師黃獻樑,也來探視病人。
黃獻樑在病床前輕喚病人名字,看到體力衰弱的病人眼睛睜開,似乎闔不起來,角膜明顯乾燥,就幫他在太陽穴兩側、眼窩四周輕輕按摩;也告訴家人,末期病人自主神失調,按摩可以讓肌肉放鬆。五分鐘後,病人眼皮真的慢慢弛緩,可以好好休息。
洪德仁指出,居家醫療的價值就是醫界攜手合作,尊重病人自主選擇權。而這一堂生命課程,醫界和民眾還要繼續學習。
圖/洪德仁提供
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
眾人矚目的「川金會」將在新加坡召開,新加坡內政團隊和武裝保安部隊正緊鑼密鼓地籌備「川金會」,新加坡將「為這次歷史性峰會做出小小貢獻」,歷史上又將新加坡記上一筆。
舉辦「川金會」的費用也成了媒體關注焦點,根據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表示,「費用」只是這次歷史性峰會的一小部分,新加坡將願承擔部分費用。然而,新加坡政府承諾願支付「川金會」的費用,是否包括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住宿費用,不得而知。
據悉金正恩選擇入住五星級富麗敦酒店(Fullerton Hotel),該酒店是屬於新古典主義的歷史性建築,地點就在新加坡河的出海口,代表新加坡象徵的魚尾獅(Merlion)就在附近,是觀光客到新加坡必去的景點,酒店住房費用之昂貴,自然不在話下,其總統套房一晚要價6000美元(約台幣18萬)。
相對的,基於種種考量因素,川普不可能與金正恩同入住於富麗敦酒店,根據媒體顯示,川普可能入住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,該酒店一直是舉辦高規格會議的場所,如2015年兩岸領導人首次會晤的「馬習會」。至於,川普的住宿費用會是美國自行付費還是由新加坡政府埋單,我們也不得而知。
有媒體更是透露表示,「2017年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(ICAN)宣稱願意拿出諾貝爾獎金支付金正恩在新加坡的住宿費,算是為促進無核化做出一部分努力。」也就是說,金正恩入住富麗敦酒店的費用,不會由北韓自行處理,要不就是新加坡政府埋單,要不就是其他單位贊助。
目前已確定「川金會」舉辦地點在聖陶沙(sentosa)的嘉佩樂酒店(Capella),而根據新加坡政府資訊網顯示,「6月10日~14日已經劃定特別活動區,範圍包括新加坡市中心區域、聖淘沙和其西南部沿岸向外延伸約1公里的區域,將會部署維安管制」。

川金會地點,新加坡聖淘沙島嘉佩樂酒店(Ryanjbrown91@Wikipedia / CC BY-SA 4.0)
聖淘沙島,位在新加坡的南方,是新加坡著名的旅遊勝地,2010年「聖淘沙名勝世界」及2011年「新加坡環球影城主題公園」相繼開幕後,這個綜合娛樂島,替新加坡帶來更多的觀光吸引力。新加坡是個出名「務實」的國家,透過此次舉辦「川金會」同時替新加坡打廣告,建立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,也讓聖淘沙的知名度大增,可說一舉數得,錢花得非常值得。
「川金會」如期順利舉辦,新加坡又能在歷史上記上一筆,猶記得2015兩岸領導人見面的「馬習會」,新加坡便扮演重要角色,不僅讓兩岸兩位領導人留下歷史定位,更是讓新加坡賺進面子和裡子。再者,兩岸交流往來的關鍵鑰匙「九二共識」,新加坡也曾在1993年「辜汪會談」中扮演東道主,「九二共識」也抹不去新加坡的歷史角色。
新加坡雖然很小,但卻什麼大事都能搞,國際知名度或影響力都堪稱一流,應當是小國的最佳典範。然而,這樣的最佳典範卻讓我國前外交部部長陳唐山說出堪稱經典的名言,新加坡是「鼻屎大的國家」、「扶中國LP」,批評新加坡政府只會奉承中國,雖然陳唐山日後有作說明,但也讓台星之間關係起了微妙的化學變化。
此次新加坡能夠舉辦「川金會」,便是代表新加坡能夠取得美國和北韓相當程度的信任,光憑這一點,國際公信度的最大化,就是新加坡的最大資產,就如同近日聯合報黑白集「小國能做什麼?小國能做什麼大事,新加坡堪為範例」。(推薦閱讀:閻紀宇專欄:「暫停核彈試爆」讓金正恩賺足了面子也扣緊了裡子)
*作者為台大國家發展所碩士
相關報導
● 風評:劫波欲度,恩仇待泯,兄弟在否?從兩韓板門店回首海峽兩岸
● 閻紀宇專欄:偷一張海報判刑15年、返鄉已是植物人──金正恩肥碩身軀與笑臉遮掩不了的殘酷
🤝 新加坡「川金會」
諜對諜習近平 最大漏洞是他
老謀深算 金正恩對外界仍是謎!
川普:與北韓謀和僅只一次機會
中國對「川金會」布下的大棋局
雙方歧見太深 川金會注定是無言結局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!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?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!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。投稿去—–>https://goo.gl/iy5TCA
引用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8%A7%80%E9%BB%9E%E6%8A%95%E6%9B%B8-%E6%96%B0%E5%8A%A0%E5%9D%A1%E5%8F%88%